数码宝贝世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33|回复: 2

转~佛学与佛教区别的基本常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41

回帖

45

积分

数码蛋

Rank: 1

积分
45
发表于 2012-7-27 16: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方便法与究竟法。
2010-10-23 18:43:50
今年夏天我在北京时,于雍和宫踱步。好友告诉我,过年时节,雍和宫之正殿前,香灰漫天不可近前,此时的烟火都不算什么。雍和宫乃是藏传佛教的殿宇之所,诸佛菩萨无数。无数信众买了成捆的香焚烧,诵念佛号以求加持。不论佛,菩萨,度母,喇嘛,一概跪拜。于雍和宫大殿正中位,望见本师释迦牟尼佛。其后行至各处,随获得详尽解说,但都无感。只提出要求,再回大殿,见本师。于是归返至释迦摩尼佛佛像前,合十不言语。为何身边的人一直在往心外求。求诸佛菩萨保佑加持,以消解自己内心的不安焦虑与苦痛。是谁允诺他们只要这样求求拜拜就可以解决问题的?藏传佛教的位置很特殊。南传佛法中的上座部与大乘佛法,藏传佛法,都有各自的外相特征,但核心都是原始佛教之精髓,无二分别。但是区别何在呢。究竟法是指究竟佛果以及为此所设的种种修行法门或理论。方便法则是指适合众生不同根基和心性的善巧法门或理论。表面上究竟法与方便法似有矛盾,而实际上它们乃相辅相成,一体两面。菩提路上,一切法门皆为成就无上佛道;所以没有脱离究竟的方便。成佛之前,没有绝对的究竟;故一切究竟之法落实在个体即是方便。所以,方便法与究竟法相辅相成。譬如量体裁衣;为单个个体裁出的合身的衣服即是方便,而能为所有众生裁出合体衣服的理论和能力则是究竟。又如因病施药;为单个病人开出的针对性药方即是方便,而能使所有病人药到病除的医术则是究竟。所以,方便法与究竟法又是一体两面。譬如远行;既要有整体计划,又要有局部计划。究竟法和方便法的关系亦是如此。所以,方便法是究竟法的细化。譬如登高;居于山腰则所见有限,处于山顶则一览无余。方便法和究竟法的关系亦是如此。所以,究竟法是方便法的升华。所以,不必扭曲究竟而得方便,因为方便本自寓于究竟之中;不必舍离方便而求究竟,因为究竟即是方便的圆满。此乃方便法与究竟法的区别。这和佛教的流变历史有很大关系。佛陀诞生在印度恒河地区,也就是如今印度和尼泊尔的交界处。佛陀诞生后,整个尼泊尔都是他的弘法范围。他当初所讲的那些经典教理,是在其灭度后,弟子们结集而成的。最早结集出来的,就是《杂阿含经》,再后来又慢慢地结集出其它几部。在今天的南传斯里兰卡,泰国,缅甸,都是《四部阿含》加上《小部》,俗称南传五部。公元前327年的时候,亚历山大大帝入侵印度。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当时亚历山大是代表罗马帝国的势力范围。讲到这里,奥修提及过一个故事。说一天亚历山大在途中遇到一位很有智能的修行者,亚历山大就问他:你怎么能够这么快乐呢?能不能告诉我方法啊。那位修行者就跟他讲,陛下,请你走开一点,你遮住了我的阳光。这时候亚历山大产生一种恍然觉悟的感觉,但是因为他是一个国王,他要去建立他的帝国,于是就说,好,等我忙完,再回来和你学习。修行者就说,你未必有机会回来啊。这个故事里面透露的乃是修行解脱就是把握当下,把握现在之理。亚历山大入侵印度是在佛陀灭度后两百多年。这里面罗马文化对印度文化有了很强的影响。罗马文化融合了希腊文化,其中非常杰出的有雕刻,美术艺术和绘画。这些文化都一并侵入印度。罗马与希腊文化,一个共同点是他们的多神教信仰,阿波罗,宙斯,维纳斯,丘比特等等。这一历史使得印度开始融入雕刻与绘画文化,这就是促进了佛像雕刻与绘画艺术的动力。同时输入了多神信仰系统。再之后,公元前268年,阿育王继位。他是印度一位非常有名的国王,建立了孔雀王朝,并且把佛教拓展成为印度的国教,然后派很多的僧侣,佛教使者,到各处去传法。传到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然后渐渐向东西两边拓展。当他们把佛法传到各地,由于喜马拉雅山脉的阻隔,让印度跟中国没办法沟通交流,所以佛法没办法直接传到中国,当时中国的国力范围只有到越南。斯里兰卡很神奇。它是一个单独的小岛,佛教传到这里教化,没有外来的文化入侵交流,因此他们就能够保存相当原始的风貌,当初佛陀所讲的经典风貌都能够保存下来。好不容易佛法穿越了层层阻隔到达中亚地区。该区属于游牧民族地区,特征是不断在迁徙,不断在流动,在变化,他们居无定所,这样的人民特性,没有那么多时间,那么多机会,让大家同聚在一起本个月好好听闻思佛法。于是所谓的“快餐文化”就产生了,简单快速就好,没有那么多时间听闻佛法,那就讲最简单的就好了。游牧民族的文化就是这样的一个特性,讲一些最简单的就好。游牧民族就好像浪子,流浪的人,一般心灵上会比较空虚,所以背后会需要信仰上精神上的寄托。因此佛法讲的理智方面,靠自力方面的东西,对他们来讲会变成力量很弱的东西。他们没办法体会这些,会认为“别人都有那么多的神啊真主啊在保佑,我们怎么这么可怜,无依无靠的。”如果以市场需求和竞争力来讲,这样的佛教在这就没有办法立足,因为他们需要这样一种层次的文化,所以那些祖师大德们就不得已,“好吧,他们有什么,我们也来一些方便法,给众生行个方便...”于是佛教开始藉用一些方便法来摄化众生,“他们有什么神,好吧!我们也来设立一个什么某某佛,某某佛,他们有什么神像,我们也来雕塑佛像。”于是,佛教从理智型的佛教,渐渐为了适应这个地区民众的需要,从质变方面,开始利用一些方便法。但是,最初大家都知道什么是“究竟法”,而“方便法”只是一些权说,透过“方便法”就像是为了吸引小朋友来读书,幼儿园里面设置一些玩具,以及运动游乐游戏器材,让小朋友比较喜欢过来,然后就再慢慢教化。所有,用一些“方便法”本无可厚非,但是后来时空慢慢流变演变之后,就出现了“以方便为究竟”,把佛法本末颠倒了。再加上当时没有整部经文经典,没有经典文字的整套印刷,也没有纸张,只是靠背诵,很容易忘记或是掺杂。到佛陀灭度后四百多年才慢慢有一些大乘经典结集出来。这些经典就已经不纯粹了。再加上此后,印度国内的孔雀王朝覆灭,熏迦王朝崛起,开始打压佛教,致力于复兴婆罗门教。印度佛教也开始不断质变,但是在之前传到南传教化范围的系统,则没有受到影响。此后,佛教团体分裂为上座部与大众部,但不管怎么分裂,大家都是以《四部阿含》为主。由于两部理念不同,经过两百年后,大众部为了适应当地文化背景,于是开始慢慢编辑一些大乘经典。所以大众部所编辑的一些经典,后来经过佛教学者考证,很多都是在原始佛法地区找不到的。公元前80年,雕刻佛像之风兴盛,都是受到罗马,波斯文化以及希腊文化影响的。佛教从来不崇拜偶像,但后来渐渐不得已,转变为有佛像的雕刻。公元前2年,中国边境地区才开始接触佛法。此时流入国内的经典,都是初期大乘经典,是在佛陀灭度后四百年期间结集出来的。所以,我们所接触到的大乘经典,大部分都是在佛陀灭度后四五百年,才另外慢慢编辑出来的。传到中国来以后,因为来中国传教的都是中亚地区的僧侣和出家众,他们也搞不清本源经典了。中国是在佛法之流的下游地区。传过来什么就接受什么,很难轻易追本溯源。因此中国很难知道佛教的量变质变过程。到了公元1171年,玄奘毛了。他感到很疑惑,怎么这么多的佛经说法差异如此之大呢。玄奘师傅很强的,精神很可敬,于是下了大决心前往印度求取正统经典。西游记就是以这个背景写出来的。好不容易玄奘到了印度,这时候印度佛教的“中观”和“唯识”两派论战不休。大乘佛教进入后期,秘密大乘佛教渐渐兴起,秘密大乘经典也陆续成立。玄奘大师在印度第一流的那兰陀大学留学。后来背着很多经典回国。翻译出很多经典。但是他主要翻译“般若”体系比较多,后来也成立了“唯识宗”,也就是“法相宗”。玄奘大师用生命求法,可惜并没有挖到原始佛法的宝。
原文http://www.douban.com/note/96869500/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3-31 23:26
  • 签到天数: 13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269

    主题

    9143

    回帖

    9412

    积分

    完全体

    Eroson

    Rank: 5Rank: 5

    积分
    9412

    世界之心资料种病毒种疫苗种

    QQ
    发表于 2012-7-27 16: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為麼第一個想法是“嘿!蜘蛛!”)

    馬克
    能不能和你竭尽全力奔跑
    向着海平线
    余晖消逝之前都不算终点
    曾经的关于以后所有的幻想已经太遥远
    被我们丢在身后的时间
    怎么再见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6-29 22:01
  • 签到天数: 52 天

    [LV.5]常住居民I

    817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火之守护者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350

    管理人员勋章世界之心病毒种

    QQ
    发表于 2012-7-27 17: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都是空洞的。
    净土法门是最殊胜的法门
    一心称念阿弥陀佛
    我想,
    消失在红尘中,
    也许是我最好的归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码宝贝世界

    GMT+8, 2025-5-10 03:52 , Processed in 0.05925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