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宝贝世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91|回复: 4

[转帖]《批阳光小子,盼动画分级》(关于蜡笔小新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44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究极体

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0453
发表于 2008-7-22 0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蜡笔小新》“降温”的深思与研究
════════════════

正文:《批阳光小子,盼动画分级》

研究文章以附文方式,在正文之末。

附1:蜡笔小新的“申诉状”
附2:部分《阳光小子版蜡笔小新》删节列表
附3:阳光小子版和台湾配音版《蜡笔小新》的区分方法
附4:《蜡笔小新》音像制品购买指南
附5:《蜡笔小新》剧场版列表


文:BURIBURI


正文开始:

  ═══════════
  批阳光小子,盼动画分级
  ═══════════

  《蜡笔小新》降温了吗?其实并没有,在曰本,TV版播出快15年后的现在,至今仍然红的发紫,每周仍有最新的蜡笔小新在电视上播出。可是现在在国内,比起2000年左右的时候,为什么感觉好象是降温了?经过深入调查后,就不得不说一下“阳光小子”。

  “阳光小子”,即阳光小子版蜡笔小新是也。为什么要“批”?不是无端指责,仅是有感而发。要问详细请看下文:

  《蜡笔小新》,应该是至今知名度比较高,又最受争议的曰本动画作品,对此众人都已评论不少,我只从自己的感触谈起吧。阳光小子版的蜡笔小新,实际上就是由内地深圳电视台译制配音,出版发行一个蜡笔小新的版本。前些日子,由于工作的原因,搞一个动画的调查,顺便想买蜡笔小新来重温一下,结果寻遍了市场,发现已经很难买到以前看过的台湾版配音的碟片了,郁闷之余,就买了阳光小子版小新。心想,都是中国话,一样看看吧,可没成想,这一看,感觉完全不对。挠墙中……

  (关于配音的问题)

  我从事的是与动画相关的工作,也知道动画配音是一件很辛苦的差事,可对于阳光小子,是有点咬牙看下去,虽然不好对此评论太多,但小新的声音明显听起来是大人在那里学小孩子讲话,声音过粗,不自然,可是又模仿不到台湾原配音的感觉,听起来一点也不可爱。小新爸爸广治听起来就象一个二十岁的毛头小伙子;小新的两个老师同一人配的,可声音却没有一点变化,两人同时出场的时候,总仿佛是听一个人在自说自话;小新的伙伴风间听起来就好象一个小女孩;流泪中……

  想当初台湾的小新配音,冯友薇女士为了找到小新的感觉,练习一月的口型声音,她所创造出来的小新,一些专业人士都认为,已经超越了小新的曰本原配音矢岛晶子,把一个5岁孩童的天真、稚嫩、搞怪表现的淋漓尽致,蜡笔小新在以前之所以红的发紫,和这一点不无关系。

  大家可知,冯友薇女士还是樱桃小丸子和名侦探柯南的原配音?(好在这两部大陆引进的时候还是台湾原配音,否则,汗!)当初,我得知这一切时,仍然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可能??那么顽皮搞怪的小新,竟然和小“乖乖女”小丸子,以及总是坚信真相只有一个的柯南同出一人?!有条件的朋友可以查查资料,这是不能质疑的事实。配音能做到这样,我觉得也真是一门艺术了。虽然,冯友薇后来随先生到香港,放下了台湾的配音工作,但许淑嫔女士接班继续配小新,依旧是按照她的感觉走下去,将小新的性格刻画更深。要知道,小丸子那招牌式的坏笑声,就是冯友薇琢磨很长时间而发明的,比之曰本原配音又将人物的塑造加以升华。

  转念一想,曰本到现在每周还在播放蜡笔小新,热度不减,可是,国内为什么自99年阳光小子出来后,小新的热度大不如从前,本人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觉得这和配音有很大关系。反正,我是对阳光版的配音一点都喜欢不起来,再加上阳光版里过度的删节,让一部很不错的动画趣味大减。老FANS边看边“挠墙”,新FANS看完到处找日文原音。

  如果您刚开始看小新就是阳光版,说我怎么不觉得不好,那么我建议您,想办法找到以前台湾版配音的版本,坐下来,看上那么几十集,然后再回去看阳光版,相信什么感觉就不用我再说了。说到这里,配音只是一方面,还没有引出真正的话题,因为实在是有点憋闷在胸不吐不快。

  (关于删节的问题)

  大概因为蜡笔小新的倍受争议,阳光小子版在制作时做了处理,但是,制作的部门可曾有想过这样的后果?让我们来看看,那开场的第一集里小新的招牌式大象歌,竟然被处理成满屏只看到一个虚虚的小新大脑袋,哭啊,顿时无语。试问,如果以前没有看过小新,有谁能说的出动画这样的表现是为了什么?一时间,小新的顽皮可爱荡然无存。

  再看,里面除了不少关于认为“不适合”的词语,翻译时改作它意外,对于被认为是“不适合”的片段,是直接“手起剪落”:如此处理的剧集甚多,只举一例:在其中一集,小新的爸爸广治被小新用广治自己的臭鞋从睡梦中熏醒,竟然是被认为教坏小孩子,砍掉了小新拿鞋的情节,如果以前没看过的话,前面广治还梦见公司同事说他“很臭很臭”,突然的,他就已经站在家的走廊里了,如此只能是让人莫名其妙,如此删节的故事,看起来自然有种连不上的感觉,更加的影响对剧情的理解,本来很生动有趣的场景,变的生硬、无趣。殊不知,小新的这一举动,在蜡笔小新剧场版“大人帝国的反击”中拯救了父母和整个世界。

  对与不对两面之间,只是看人如何对待:在这部影片中,所有的大人都被两个不想面对新世界的人,用机器发射的儿时怀旧气息所迷惑,大人们都仿佛回到了孩童时代,整个世界都将停止前进的步伐,小新急中生智,将广治的鞋脱下来放在他的鼻子上,用这个方法驱散控制大人的迷惑气息,此时的广治眼前浮现出以前种种:他想起自己小时随爸爸一起郊游;想起中学放学时失意的独自回家;想起初恋和女友的漫步;想起第一次来到大城市工作;想起被老板K;想起辛苦工作打拼,在乘车时打瞌睡;想起了和美伢相拌、结婚、小新出生;想起辛苦工作后回到家,小新、小葵趴过去闻他的臭鞋子,被熏的眼冒金星;广治终于从迷惑中清醒,回到了现实中。每次看过这段后都有种无比的感动,也许是和自己生活轨迹的重叠,而溢出的感动和振颤,让我的眼里有些湿润。试问,碰到这样的故事,是否也要把拿鞋熏人的镜头通通的删截掉呢,那么这部剧场版还怎么看?

  只要多多了解市场,深入的研究一下喜欢小新的人群,其实很大一部分是十几岁以上的年轻人,还有不少是中年人,这些人中,包括我在内,现实的生活已经很紧张很累了,小新只是给人们带来无比的放松与快乐,试问有哪一个人看了小新是没有笑过?想起数年前,自己在北京和广州奋斗打拼,工作的压力,一个人的孤单,说实在,小新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快乐和精神的放松,让我买了下了整套整套的VCD,下班回到租住的公寓随意放一张,在沙发上舒展四肢,感觉真是很不错。那段苦乐参半的记忆历历在目,真是感谢要小新。

  (关于理解的问题)

  在曰本,蜡笔小新的定位就是这样,在高节奏化的社会里,这只是一部成人化的轻松娱乐动画片。当然,我深信阳光小子制作人员的初衷绝对不是要把片子弄成这样,应该是因为国家的规定和限制,致使他们不得已而为之。起因皆是一些家长的高呼“狼来了”,国家也不得不重视这一问题,以至于将本来要在各电视台播出的“阳光小子”也封杀了,只能以音像制品的方式发行。

  仔细研究一下,蜡笔小新的很多情节是一个几岁小孩可以看的懂的吗?有谁说过动画片就非得是给小朋友看的了?曾经看见一个同事的小孩子也在看蜡笔小新,十岁左右,就问他,“你看完小新会学小新的样子吗?”他说,“只是看着好玩,谁会学呀。”,是啊,笑笑就好了,谁会傻到去真的学?  

  其实,一个到一定年龄有分辨力的孩子是很自然的会作这样的判断,难道他们会去学小新露大象,学屁屁外星人吗?诚然,蜡笔小新对于那些5,6岁正在了解世界的孩子是有一定影响的,有样学样嘛,但是这样的影响是否就是那么的恐怖了?是否真的就需要为了这一小部分看不懂小新的孩子,而将其改成这样不伦不类,害的我满世界去找台湾配音的蜡笔小新。电视上不是一样有枪战,一样有恐怖片,一样是对小孩子有不良影响,是否都通通的全部禁止呢?呵呵,这么说大家只会觉得可笑,不让小孩看不就行了吗?那我就问了,为什么不给象蜡笔小新这样的动画也分分级或者来个观看指示呢?

  在国内对分级制度认识不足的情况下,不需要来个强制分级吓到大家,只需标明诸如:十岁以下儿童不建议观看,或者需要家长给予引导,我想家长们应该知道怎么做。这样只是不让没有分辨力的孩子“有样学样”,不是更好吗?还有,别再和我说什么18岁以下了,现在的孩子比大人们想象的要聪明的多,信息爆炸的时代,有些事情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判断对与错,而我们所需要做的就只是引导!这样对他以后的发展应该也是很有益处吧。

  曰本到现在还在播蜡笔小新,难到他们的孩子们都“学坏”了?那怎么为什么蜡笔小新一家在2004年被曰本的琦玉县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还作为琦玉县当年的形象宣传大使?蜡笔小新没有那么“可怕”!动画作品什么时候才可以分级?何时才可以打破国人脑袋里动画是给小孩看的尴尬印象?好象《攻壳机动队》、《人狼》、以及《战斗妖精雪风》等等,这么重量级的作品在国内如何才可以公映?而我们的动漫产业如何才能制作出如此的作品,让我们不再自怨自怜?我们的动漫产业如何才能成形,动画分级应该是第一步吧,有受众有市场,才谈的上发展吧。

  (题外话,不吐不快,可以不看哦 ^_^ )

  曰本的动漫产业年产值接近兆亿日圆,仅次于汽车电子等行业的年产值。国内大声急呼振兴国产动漫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人仔细的分析和看待过曰本动漫的发展道路。在曰本几乎每一部卖座的动画前身都是畅销的漫画,漫画通过连载的方式发行,在作品完结之前,作者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根据读者的建议和市场的反应,不断修正创作和构思的方向。而因为曰本出版界近乎残酷的连载规则,通过读者反馈卡片等多种途径调查,对于反应不佳的漫画,不管作者是否知名大牌,出版社都是不留情面的停载。如此的竞争之下出现的作品,势必是有不少公众喜欢的卖点,曰本的动画就是在这些漫画作品上产生的,试问,这样的动画作品能不好看吗?之后相关的音像制作以及各种玩具产品才是真正开始赚钱的开始,一部超人气动画可以带来的利润是非常可观的,这才是动漫产业。在一片繁荣的背后,是无数人的艰苦努力,是令人赞叹的敬业精神!

  转眼看看现在国内以教育为主题的作品,“一声叹息”,想来现在接触这么多东西的小孩都不会爱看那么弱的东西吧;稍有些想法的,来个投入多少多少钱,制作什么什么动画,要达到多少多少集,生产多少多少相关产品,在那里幻想着创造出所谓中国自己的动画大作,“不会走就想跑,那怎么可能!”没有经过市场的锤炼,只是闭门造车,这样的东西吹的再响,最后的效果显而易见。好象这样东西,还投入大笔的资金想开发玩具和相关产品,有谁会卖?这不是等着赔钱么?国内八、九十年代屈指可数的几部有名气的动画,如:“黑猫警长”,动画电影“邋遢大王历险记”等,都是先有漫画连载,得到读者的好评,之后才制作成动画的。要想振兴国产动漫,必须先振兴漫画连载的环境吧,并且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和反馈机制。“动漫”是分不开的,没有“漫”画就没有“动”画!

  大概很多人都不知道,曰本的很多动画有不少部分是由中国的制作公司绘制的,已经是“历史悠久”,其中有不少都是耳熟能详的作品,这里面甚至还包括蜡笔小新的一部分。在不少曰本动画片的片尾,有心人可以留意一下,如果看到类似中国人的英文的名字和不是株氏会社的制作公司名称,那就很有可能是有中国制作公司参与的了,当然也有不少没有署名权的作品。可惜这些动画制作人只是动画的“低级”劳动力,制作者是画画的“手和笔”,而指挥这些的“大脑”却是人家。基本上其运作方式是:日方提供给制作公司分镜头剧本和动画设定以及动画的关键帧等,制作公司完成除关键帧外的所有部分,全手工绘制,每秒三十格啊。由于不少曰本动画都是每周播出,边制作边播出,当制作公司把完成的部分发给曰本公司后,日方再拍摄制作,加上根据脚本配音的声音部分,这样一集动画就完成了(这方面的详细情况大家可以再去其它网页查询)。所以说,国内不是没有制作动画的基础力量,我们欠缺的是属于自己真正的作品,期待着国产动漫能渐入佳境。

该用户从未签到

344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究极体

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0453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0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附1:

  ══════════
  蜡笔小新的“申诉状”
  ══════════


  限于篇幅,只“申”其一。说一点关于小新露屁屁的“申诉状”,已经不只一次的看到有人批评蜡笔小新,说这个动画片很无耻,小孩子随便的脱裤子,更有甚者还冠以“露阴癖”的名衔,我的妈啊,欲哭无泪了。一切的现象的产生都是有其的原因,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有部曰本风行一时动画片,红及十几年,影响之大,以至波及到无辜的小新。这就是鸟山明的《阿拉蕾》(港译:《IQ博士》),这个发生在一个叫企鹅村的奇幻故事,无厘头的主角机器娃娃阿拉蕾,让我们意识到原来世界还可以是这样的,展开想象的翅膀,谁都会无所不能了。

  在阿拉蕾里面,有一个反派外星人角色,圆球状,他的脑袋就是整个身体,屁股竟然长在头顶,而眼睛嘴巴都长在屁股的下面,不小心的时候头顶会放屁,这样的逆向思维,令人感叹啊!多么神奇、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生动的形象让人看着就忍不住想笑,这就是传说中的“屁屁外星人”。那些说小新是“露阴癖”的人,是否该把以前孩子们模仿咸蛋超人奥特曼的手势,与纳粹的举手礼相提并论?更何况,这个屁屁外星人的模仿是出自一个5岁的小孩,有人会觉得这可以和色情两字联系起来吗?你让一个心智正常的十多岁的孩子学学看,我估计,逼着他学,他也不会干的吧。他自己都知道做这样不合年龄的举动,即使自己不怕都会怕同学和伙伴们的嘲笑吧。

  小新模仿的屁屁外星人真是惟妙惟肖,相信只有看过阿拉蕾的人才会深有体会吧。由此联想到,国内的教育方式因为历史的原因,对孩子的思想禁固和束缚还是可见一斑的,在感叹为什么有些创造性的东西老外怎么做的那么好的时候,怎么不想想自己该如何去做呢?因为无知而让自己愚蠢,那是谁也不想看到的吧。真希望孩子们可以不受约束的去创造、去思考!

  那些把小新称为“曰本文化垃圾”的人,有没有认真仔细的了解一下蜡笔小新,有没有认真的看过呢?



附2:

  ═════════════════
  部分《阳光小子版蜡笔小新》删节列表
  ═════════════════
  (各集名称为阳光小子版翻译)

  注:因为是电视节目,蜡笔小新每集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一般情况下,一个小故事的长度为7分5秒,看下面所列,有些故事删节竟达1分钟,不知道这样东西该怎么去看。

  三轮车 ———— 删节 10 秒
  爸爸好辛苦啊 — 删节 61 秒
  整理东西 ——— 删节 17 秒
  洗澡(和妈妈)  删节 60 秒
  夫妻吵架 ——— 删节 57 秒
  尿床的孩子 —— 删节 17 秒
  和妈妈战斗 —— 删节  5 秒
  跟妈妈赛跑 —— 删节 16 秒
  老师的帮手 —— 删节 18 秒
  洗澡(和爸爸)  删节 19 秒
  爷爷又来了 —— 删节 32 秒
  温泉旅行 ——— 删节 33 秒
  洗温泉 ———— 删节 45 秒
  买衣服 ———— 删节  9 秒
  爷爷来了 ——— 删节 13 秒
  台风来了 ——— 删节  4 秒
  住校生 ———— 删节 14 秒
  +++来了 ——— 删节 16 秒
  除夕夜的钟声 — 删节  3 秒

  ……

  这些还不包括用大头像的方法处理“不适宜”镜头,以及用故意翻错的方法来避讳“不适合”的词语,比如:“暗语是美伢”那集,里面的开门暗号被翻成“穿花裙子的美伢”,在里面,一说穿花裙子,快递叔叔会脸红,美伢回家碰到快递被问起,竟然脸红到发紫“无地自容”,难道这个“花裙子”是曰本的禁语??如果不知道真实情况的话,这里已经明显的让观众产生误解,有点莫名其妙。其实这个“神秘的暗号”只是“穿花内裤的美伢”,内裤这个词就这么不适合出现在动画里吗?那从小就别让孩子穿内裤算了!这样莫名其妙的,还真不如就直接把这集取掉算了。真是郁闷啊!

  另外,还有些故事是阳光小子版没有的,似乎是日方没有提供,台湾版有。这些都是很经典的故事啊(名称都是台湾翻译)如:

  乖宝宝的礼物
  名犬小白散步记
  妈妈扭到腰了(里面超级经典小新闭着眼睛唱:“一不小心扭到腰、扭到腰……”,是否还能朗朗上口?)
  抽中了关岛旅行
  跟爷爷去东京玩
  特级寿司最好吃

  去女生学校玩
  我有弟弟了
  都是长舌惹的祸
  突然很想吃拉面
  跟老大玩扮家家酒
  疲惫的松坂老师
  妈妈离家出走
  我的亲手签名
  帮妈妈把衣服换季
  照顾小沙普
  为哈密瓜烦恼
  孩子吵架大人也来凑热闹
  
  ……



附3:

  ══════════════════════
  阳光小子版和台湾配音版《蜡笔小新》的区分方法
  ══════════════════════


  如果想买台湾配音的动画,可总是买到阳光小子版的,问老板他也说不清楚的时候,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区分。

  ●方法一:看故事名称。很简单,看第一部的名字,记几个开始故事名的差别就足够了。

  (括号内“阳光”即阳光小字版蜡笔小新配音,“台”即台湾版配音):

  第一部:

    买东西(阳光)/ 买东西记(台)
    妈妈忙死了(阳光)/ 妈妈早上忙死了(台)
    美术课(阳光)/ 画画记(台)
    三轮车(阳光)/ 三轮车记(台)
    肚子痛(阳光)/ 肚子痛记(台)
    爸爸好辛苦(阳光)/ 爸爸也好辛苦(台)
    看动感超人(阳光)/ 看动感超人记(台)
    营养午餐(阳光)/ 营养午餐记(台)
    看牙医(阳光)/ 看牙医记(台)
    行侠仗义(阳光)/ 行侠仗义的向日葵班(台)
    野餐记(一)(阳光)/ 野餐记之一(台)
    野餐记(二)(阳光)/ 野餐记之二(台)
    看电影(阳光)/ 看电影记(台)
    帮忙的故事(阳光)/ 帮忙记(台)
    整理东西(阳光)/ 整理东西记(台)
    养小蝌蚪(阳光)/ 养蝌蚪记(台)
    洗澡(阳光)/ 跟妈妈一起洗澡(台)
    ……

  看名字基本上都是阳光版将名称作了简化,经常是三个字,四个字,但是有时候不清楚的名称就会让人很糊涂,比如:

    真辛苦(阳光)/ 打工真命苦(台)(小新碰到女大学生在快餐店打工那集),真不明白只是一个“真辛苦”是什么意思。
    真好玩(阳光)/ 去风间家真好玩(台)
    大决斗(阳光)/ 蟑螂大决斗(台)
    迷路(阳光)/ 在百货公司迷路了(台)
    小鸡的家(阳光)/ 清扫小鸡的家(台)
    看家(阳光)/ 跟小白一起看家(台)
    小秘密(阳光)/ 松坂老师的小秘密(台)
    ……

  台湾版名称比较接近日文原意,而且比较有童趣。

  ●方法二:看字幕。阳光小子版的都有片中字幕,在前面的几部字幕都是稍小一点的白边蓝字宋体(简体)。台湾版在第一部到第二部片中有字幕,后面的无字幕,新版台湾电视台播出的除外。台湾版字幕大一些,黑边黄字楷体(繁体)。当然这些字幕是画面的一部分,不可隐藏。市场上有买所谓DVD版的阳光小子版,其实就是VCD转制的,字幕一样也不可以隐藏。

  ●方法三:看图象颜色,这个需要对比才知道,有条件的可以试试。阳光版的颜色偏冷色,不鲜艳;台湾版颜色比较自然。阳光版在国内发行的时候,将曰本原片的NTSC格式转换为PAL格式,这样不但使颜色出现问题,还将原来NTSC每秒30帧的画面减少为PAL每秒24帧,必须要将连贯画面中的几帧删除掉,使动态画面质量被人为降低。虽然这样做画面纵像被拉长,但是并没有真正增加像素数,我认为这不合适也实在是没有必要。相对,台湾版在当时国内的九州音像引进时,仍然使用的原NTSC格式效果就会好不少。

附4:

  ════════════════
  《蜡笔小新TV版》音像制品购买指南
  ════════════════


  ●关于“VCD、DVD”问题:

  需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蜡笔小新TV版在现在国内的市场上,不管是阳光小子版还是台湾配音版,TV动画版均没有真正的DVD版,阳光小子所谓的DVD版,只是将VCD质量的画面人为拉伸成DVD大小,VCD文件MPEG1编码时态画面时留下的难以避免的轻微马塞克处处皆是,字幕也都是画面中的字幕不可以隐藏,这和真正的DVD版是两回事。

  由于专业便利及朋友帮忙,笔者调查后,发现现在的国内市场上所有的蜡笔小新音像制品都是VCD质量的,不过喜欢小新的人不要难过,笔者得到一个传言,台湾一家公司好象要推出一套真正DVD版的蜡笔小新收藏版,将会带日语原音音轨和台湾经典配音音轨,而且还会陆续出到我们没有看过的有小葵的部分,大陆有可能会引进,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真希望不久之后能查到确定的消息。

  ●关于“最新”问题:

  目前为止,国内所有的所谓“最全”,“最新”,“全集”,“2005、2006最新”等,按照蜡笔小新在曰本电视台的播出顺序讲,国内的都只是到小新的妹妹小葵刚刚出生后不久,最后一个故事是《我是上班族小新(台)》,即曰本朝日电视台播到1996年快结束的部分,之后就没有看到过再新的故事了,在大陆引进时台湾只译制播出到这里。后来,1999年到2001年,台湾台视又引进了新的蜡笔小新,配音播出,虽然广治的配音变了,有点不习惯,但是小新和美伢仍然是原汁原味,可惜这些因为版权问题从来没有音像制品出现,不管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无数的人都想看小葵的故事,可惜现在还没有,很多都是换汤不换药,对于执着的小新FANS,相信手头已经有很多不全与重复的东西了吧。市面上还有一种所谓《小新妹妹》的故事,只是一个模仿蜡笔小新的一部动画,主人公是一个的叫小季子的小女孩,和蜡笔小新以及小葵没有任何关系。

  ●关于“版本”问题:

  这里仅以台湾版配音为例说明一下,由于蜡笔小新的版本之多之乱,让人十分吃惊,正版少,盗版多,VCD的比较容易辨认,买之前最好都看一下每张开始的内容,再按照上面提到的方法分辨。但如果不能开包装就看一下出版社和碟数,大致有以下一些情况:

  A.相关台湾版配音的有大部分是盗九州音像正版的,盗的质量还可以的有所谓“黑龙江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以及“福建音像出版社”的,一般都是大盒套装,一部24张VCD,内容比较全,也不重复。九州音像的不多见,这是正版的,质量也是最好的。

  B.还有比较多见的一种是叫“OVA版和港台TV版”一共是13张碟VCD的,一度是非常多见的正版版本,也有13张分开的包装出售的,6张一套和7张一套的,都是一回事,可别买重复了。

  C.另外比较多见的就是所以10张一套的VCD,里面以所谓江西音像出版社的质量还尚可,但是不重复的只有前8部,要注意的是,还有同样是印这个出版社或者叫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出版社,是盗版的盗版,质量非常不好,十张里总有几张是有严重读取错误和马塞克的。区分的方法是前者每部盒子版式都相同,盒子的正面是有装饰弧线边的,中间是人物画,上方的蜡笔小新几个字的字体接近琥珀体;后者质量比较差的板式每部都不大相同,没有装饰边,上面直接是蜡笔小新儿童体的字,下面是人物画。这种10张一套的,基本上所称的什么第9部以后的,差不多不是七拼八凑重复的,就是阳光小子版的,甚至还有什么第20部,真不知道都是些什么东东。笔者已经上过当了。

  D.另外就是12张碟的,一定要先看清楚,这种很容易和阳光小子版混淆,因为阳光版大多都是12张一套卖,一般正版阳光小子盒子上都有标明。台湾配音12张的基本上是盗自24张版本的,拆分开再成套出售,冠以的音像出版社很多,也有质量不错的,这就要看运气怎么样了。

  E.台湾版配音的还有就是所谓DVD压缩版还有DVD电脑版(RM压缩动画只能在电脑播出),很多换汤不换药的,同样的内容,不同的包装和叫法就有十几种之多,除了芝麻开门里的几种CD压缩版外,基本上较常见的是所谓“577集”和“270集”的,首先出现的是RM的压缩版,这种压缩比高的视频文件,那么多动画2张DVD就可以放下,只能在电脑上用REALPLAYER播放器播放,从价格上来说价格确实是很划算,但是仅限于随便看看,因为画面质量实在是连VCD都不如,稍微快速点的动作镜头,压缩比高的RM文件会变的模糊一片。

  对于577集的,有2张的也有3张的DVD,实际上蜡笔小新的内容2张就全放下了,第3张就放上什么小新妹妹还有其它动画片,骗钱东西!如果有人宣称这种的是全台湾配音,那你可千万别信,差不多所谓的240集之前都是阳光小子版的,当时阳光小子也只出了那么多,后面的才是台湾版配音的也只有一部分而已三百多个小故事,实际上并不全,现在国内市面上能找到的全部台湾配音小新是六百多个故事。这种“577集”的碟片里还有所谓的8部剧场版,实际上里面的剧场版只有3部,其它是蜡笔小新几个新年特别片,画面质量只能凑合看。至于270集的那种基本也和这种类似,里面是阳光小子版和台湾配音混杂着,只不过几个故事合成一集。

  DVD压缩版的出现,是在这之后,有不少是直接将上面两种直接转换成DVD机能播放的HDVD,这样做法非常可笑,画面是比VCD还差的RM的质量,可为了要在家用DVD机播放重新编码后,碟片数量还翻倍,真是多化钱看差东西。

  台湾版配音的蜡笔小新音像制品大致如上,如果在市面不好找的话,可以去“淘宝网”等比较大的拍卖网站去看看,会有人在出售。

  ●随便提一下“阳光小子版”的情况:

  现在市场上看到最多的是阳光小子版蜡笔小新,基本在各处都可以买到正版的产品,盒子上都有明显的“阳光小子”字样,以VCD产品为主,至2004年后,盒子上冠以“阳光小子也疯狂”字样(看来不大好卖),及“2004-2005最新版”等。到目前为止,阳光小子版还没有出到曰本播出到1995年的进度,远少于台湾版配音曰本播出到1996年底的数量。好象已经很长时间都没有再出新的了,似乎是有些卖不动。

  随后出现了精装版的所谓DVD版阳光小子蜡笔小新,基本均为盗版和前面的原理一样,是由VCD质量的画面放进DVD里,最常见的是盗版的23DVD精装木盒的一种,售价一百至二百多都有,是包含阳光小子版和蜡笔小新剧场版,TV版是12张,但也并没有包含市面能见到的所有阳光版,同样的毛病,因为来源是VCD,所以字幕是画面中的,不可隐藏!另11张是剧场版,D自飞马出的合集和单张版。真不理解,难道这样的东西用盒子这么一“精装”就可以卖高价钱了?

  还有就是精装或简装的8张左右的HDVD阳光版蜡笔小新,同样还是VCD质量的,压缩比更高些。后来还有9张的,刚开始出的时候是5张、6张的,基本上现在可以见到的可以在DVD机上播放的HDVD压缩版都是阳光小子版蜡笔小新,如果看一看的话,价格上还是比较能接受的,最低价5元左右一张。这些包装各异东西,均是换汤不换药,如果没有可以试看的地方,奉劝大家还是不要幻想可以买到台湾配音的HDVD,别花冤枉钱。

  ●关于粤语配音的蜡笔小新,即所谓的ATV版:

  ATV版就是当年香港亚洲电视译制播出的蜡笔小新,从配音角度来讲,配音的功力还是比较深,虽然和台湾版的不同类,但是配出了粤语的风格,非常自然,很多粤语特色的翻译非常出色。可惜,目前市场上现在所有的RM电脑压缩版,或者是HDVD(DVD机播放的压缩版)这两种的视频来源都是以前有人用录象带从电视上录制的,质量没有一般的正版VCD好,但是对于想怀旧的朋友,买来一看也是不错的。其中的内容是不全的,前不着头,后不接尾,所有的总共大约有一百多个小故事。需要提醒的是,ATV版的小新删节的比较厉害,有不少集都有删节,有心人可以再去对比,哎,可怜的小新。


  (再提一下,在台湾,蜡笔小新TV版的正版音像制品只有几种版本,一个是台湾新潮社的12张一套VCD,每张10个小故事,从“买东西记”开始。另一种版本是20张一套的VCD,也只是从开始有一百多个小故事。还有就是更早之前曾经出过录象带版,可惜的是这些在很久以前就已经看不到了。其它现在可以买到的台湾的音像制品都是剧场版的,有VCD和DVD,从05年到06年,台湾又出版了好几部剧场版DVD,喜欢正版的朋友可以考虑收藏。值得注意的是台湾也有不少人在买大陆阳光小子版蜡笔小新,要注意分辨哦!)


  由于笔者有做音像的朋友,才可以了解到这么多情况,在此表示感谢,要是我自己去买这些东西,恐怕几千都打不住啊。



附5:

  ═══════════
  《蜡笔小新》剧场版列表
  ═══════════

最后推荐喜欢小新的人可以去买蜡笔小新的剧场版来看,在曰本从1993年开始,每年出一部蜡笔小新剧场版,在电影院播放,现在市面已经可以卖到12部左右,故事精彩,从中更加能体会到《蜡笔小新》所表达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人生的美妙原来是可以这样展示的!!

第1部 1993年  中文名:动感超人大战泳装魔王  /  日文名:アクション仮面VSハイグレ魔王

第2部 1994年  中文名:布里布里王国的宝藏  /  日文名:ブリブリ王国の秘宝

第3部 1995年  中文名:云黑斋的野心  /  日文名:雲黒斎の野望

第4部 1996年  中文名:奇异乐园大冒险  /  日文名:ヘンダーランドの大冒険

第5部 1997年  中文名:黑暗珠珠大追击  /  日文名:暗黒タマタマ大追跡

第6部 1998年  中文名:电击!猪之蹄大作战  /  日文名:電撃!ブタのヒヅメ大作戦

第7部 1999年  中文名:爆发!温泉火热大决战  /  日文名:爆発!温泉わくわく大決戦

第8部 2000年  中文名:呼风唤雨!森林大冒险(森林里的暴风雨)  /  日文名:嵐を呼ぶ ジャングル

第9部 2001年  中文名:呼风唤雨!大人帝国的反击  /  日文名:嵐を呼ぶ モーレツ!オトナ帝国の逆襲

第10部 2002年  中文名:呼风唤雨!战国大合战  /  日文名:嵐を呼ぶ アッパレ!戦国大合戦

第11部 2003年  中文名:呼风唤雨!光荣的烤肉之路  /  日文名:嵐を呼ぶ 栄光のヤキニクロード

第12部 2004年  中文名:呼风唤雨!夕阳下的春日部男孩  /  日文名:嵐を呼ぶ!夕陽のカスカベボーイズ

第13部 2005年  中文名:呼唤传说!三分钟嘎巴大进攻  /  日文名:伝説を呼ぶ ブリブリ3分ポッキリ大進撃

第14部 2006年  中文名:呼唤传说!跳吧!朋友!  /  日文名:伝説を呼ぶ 踊れ!アミーゴ!


(以上全文,欢迎转载,希望有一天能让相关人士看到,终有一日在电视上看到我们喜欢的蜡笔小新!涉及较多,个人观点,如有偏差,敬请谅解)

(请保持文章的完整性!!!!)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1

主题

1027

回帖

1138

积分

成长期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138
发表于 2008-7-22 1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不学小新,看多少集都没问题
以前我还担心对小孩有不良影响,现在看来是多余了
对动画分级是个好建议,但国内的电影都没分级啊...

再说下动漫的
国人思维僵化,对稍微看不顺眼的东西都一律封杀,还想要振兴动画,难于上青天...
连对曰本的很多动画都基本上用很莫须有的理由禁了,列过一个清单,我还以为是玩的,后来看了看电视发现似乎是真的了...
即使有好的,要几个僵化的人审查,想都别想
国内的漫画我很久都不关注了,也没听说过什么好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344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究极体

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0453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6: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要国内动漫发展得好~借鉴是少不了的~一味的禁止外来动画~自己盲目的发展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
说到那个清单。稍微有点动漫常识的人都知道~那个分类肯定是断章取义了。。。有些根本就没禁的必要。。。(好的动漫都被禁了我们还有什么可看呢)
说到蜡笔小新,不得不说一个问题。抄袭问题。国产动画抄袭小新的绝对不止一部。禁了小新自己却又抄袭起来。这算什么?!!这是最令人气愤的了!

依照现在的情况下去。国产动画发展的余地不大。放弃电视吧。。。大家都上网去。。。= =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

回帖

1

积分

数码蛋

Rank: 1

积分
1
发表于 2010-1-15 17: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很详细,不过多了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码宝贝世界

GMT+8, 2025-11-19 20:44 , Processed in 0.05238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