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09-2-22 2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先和EX交手!~人
“类刚出生的时候不能代表人类一生就是如此,人类刚出生的时候和其他时候的欲望不一样,人类刚开始的欲望和动物差不多,但人类渐渐离最初的时候越来越远,也就多出其他欲望,不可和动物的自然属性去比较,多出的欲望必然导致更多争斗,为了人与人之间保持平稳的关系,就出现了社会属性,社会属性相对于自然属性,就形成了善恶,混沌就分出了阴阳,无所谓善恶是人类认识的倒退!虽然保持人与人之间平稳的关系是双赢思想,是对欲望的妥协,但这只是道德的一部分,你不能只看到道德的功利性,也要看到道德的超越性,超越性才是道德的真正体现”
我的意思你误会了~我只是纠正人之初性本善与性本恶论~没有说出生就决定一生的意思~那是形而上学~
“恻隐之心是不忍看到别人处于不好的状态,没有功利的目的,这和遵守规则消除对自己不利的影响不能相提并论你只看到道德的功利性,没有看到道德的超越性”
EX超越性说得很好~确实存在~但是我说的是道德的起源~而不是他发展成熟后的状态~
人的内心发展成熟后~道德作为一种超然的意识在人的主观意愿中已经与欲望里以相互隔开~但是那是后天教育学习的结果~并不是天生的~而且本身使自己心安就是一种消除对自己不利影响(内心不安)的一种形式~
“另外恻隐之心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而得来的~”这句话是给阿飞说的~
“虽然只是程度问题,但善恶很多时候是有分界限的,所以你还是用了善恶的标准,只不过善恶相辅相成”
不是善恶的标准,而是过尤不及~比如说对子女过分的溺爱唉是恶吗?但它却是产生了不利影响~但道德上确实被承认的~实际上过分的所谓美的也会产生恶的结果~比如淫欲是对异性过分倾慕~嫉妒是上进心过强~暴食是生长欲望过强(出自圣经)~等等~
“我认为客观规律就是必然中有偶然,偶然中有必然,虽然过去、现在、未来都会成为必然,但这种必然是可以有办法避免和巧合的话,还是可以作为偶然来分析”
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说,历史有必然性于偶然性~历史的必然性不可避免~偶然性则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是可以变化的~这也是基本宿命论~
“不完全正确,这个年代正因为物欲横流(性欲也算)、心灵荒漠,社会才生了病,才产生了麻木不仁”
麻木不仁的原因是缺乏信仰~爱因斯坦说过~没有信仰的科学是跛足的~没有科学的信仰是盲目的~
“事物确实不是绝对的,确实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但总有规律存在吧,无休止的变化也太混乱了,应该存在统一,就是既变化又统一
例如法律会完善,而法治精神永远不变”
事实上规律也不是绝对的~准确地说只有终极真理是绝对的~这是我和同学吵个头破血流猜得出的结论~所谓道可道非常道~终极真理外的规律是终级真理(终极真理为所有规律的起源~是无法直接人知的存在,人类只能人之他的外在表现形式)的表现形式~而物体则是其他规律的表现形式~规律只有在特定的时间与环境内有效(特别是社会规律)~就像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法律制度一样~
再比如说~法律精神在某个阶级执政时不变~换了阶级执政后就变了~
但不能因为历史是胜利者写的,就否认历史的真实性,努力去伪存真就好!
还是那句话,道德(善恶)不仅仅是遵守规则,助人为乐是遵守规则?你可能会说目的为了名利,但安心(和罪恶不一样,罪恶产生了就被惩罚,而不助人为乐不会被惩罚)和实现人生价值不能排除,虽然在你们看来这也是欲望,但这明显是善,绝不是恶
安心本质上就是一种满足感~EX啊~不存在超越6大感情7大欲望意外的主观性意识存在(纯粹的观察认知和逻辑思考外的意识行为~自创词汇#03 )~恻隐之心也是欲望的部分啊~
[ 本帖最后由 spidermon 于 22-2-2009 08:37 PM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