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09-2-22 1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
现就整一个错误~人之初性本善与性本恶~都是全然错误的~
人刚出生未踏入人类社会~所以出于自然状态~是不能用人类的眼光去看待,不能用人类的善恶标准去看待的~所以无所谓善恶~
人类刚出生的时候不能代表人类一生就是如此,人类刚出生的时候和其他时候的欲望不一样,人类刚开始的欲望和动物差不多,但人类渐渐离最初的时候越来越远,也就多出其他欲望,不可和动物的自然属性去比较,多出的欲望必然导致更多争斗,为了人与人之间保持平稳的关系,就出现了社会属性,社会属性相对于自然属性,就形成了善恶,混沌就分出了阴阳,无所谓善恶是人类认识的倒退!虽然保持人与人之间平稳的关系是双赢思想,是对欲望的妥协,但这只是道德的一部分,你不能只看到道德的功利性,也要看到道德的超越性,超越性才是道德的真正体现
另外恻隐之心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而得来的~
我没说是天生的,是后天又怎么了?恻隐之心是不忍看到别人处于不好的状态,没有功利的目的,这和遵守规则消除对自己不利的影响不能相提并论
道德观人出生时是没有的~道德与利益相关~
小的时候被教育时~由于做不符合规矩与道德的事就会被告知会有不利的恶果或要接受不利的惩罚~从而在潜意识层面留下来的东西~是人类利益欲望的产物~
如果说一件事附和道德但却百害而无一利~又有谁会去做呢?~
和第二个引用的回复一样,你只看到道德的功利性,没有看到道德的超越性
再谈一下欲望与情感~
情感~喜 怒 哀 惧 惊讶 恶心~6种情感都是必须的,都是有用的~虽然说人们都向往欢喜~但是没有愤怒就是去了反抗~没有哀伤就没有改正~没有恶心就不会拒绝~没有惊讶就没有求知欲~如果没有恐惧~你连活下来都不可能~因为任何危险的事你都敢做~
七大欲望也是同样的缺一不可(圣经七宗罪~)~七大欲望是对应着人的真性的~换句话说~人的优良品质与欲望实质上只是程度的问题~如果过头了~没得救成为了罪恶~(比如欲望中骄傲的真性对应着自信~自信过头了就是骄傲~淫欲对应着恋爱~暴食对应着成长等~)~用DM的话说~就是情感的力量不加以控制会吞并内心~ 虽然只是程度问题,但善恶很多时候是有分界限的,所以你还是用了善恶的标准,只不过善恶相辅相成
再说一下基本规律~对于人类个体的研究是遵循心理规律的~但实际上由于个体相对于整体的无序性~研究人类个体比研究人类社会难很多~但是由于人类是物质的所以遵循客观规律~6大情感7大欲望就是人类的规律
我认为客观规律就是必然中有偶然,偶然中有必然,虽然过去、现在、未来都会成为必然,但这种必然是可以有办法避免和巧合的话,还是可以作为偶然来分析
关于欲望~一般来讲个体的精神欲望大与物质欲望~(吃喝这类生存欲望只是宏观社会上为主导~而对于微观个体并不是这样的~)~一般来说~即使一个人获得但是却没有感到快乐或幸福~对其个体来说获得是无意义的~所以他并不会对此种活的产生眷恋~(比如一个连钱都不知道的人给他钱~他并不会有欲望的满足感~)~简而言之就是喜好与信仰大于物欲~这也是精神统治能成功的基础~
这不完全正确,这个年代正因为物欲横流(性欲也算)、心灵荒漠,社会才生了病,才产生了麻木不仁
再谈论视角的问题~EX讲的是主观视角与客观视角以及视角高低的问题~实际上月的观点是对的~EX犯了形而上学以及唯心主义的错误~
事物不是绝对的~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即使是人类也是同样的道理~人类个体是可以无序的~但是人类社会不能~原因在于人类是有意识的~人类社会是无意识的~从微观相对于宏观的无序性(量子力学原理~)也可验证~
事物确实不是绝对的,确实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但总有规律存在吧,无休止的变化也太混乱了,应该存在统一,就是既变化又统一
例如法律会完善,而法治精神永远不变
再讨论善恶~为什么历史总是邪不压正?答案~历史是胜利者写的~其实~啥呢只是一种信仰~一种游戏规则~要在一定程度上遵守~又不能盲目遵从~更要学会变通~法律也是如此
但不能因为历史是胜利者写的,就否认历史的真实性,努力去伪存真就好!
还是那句话,道德(善恶)不仅仅是遵守规则,助人为乐是遵守规则?你可能会说目的为了名利,但安心(和罪恶不一样,罪恶产生了就被惩罚,而不助人为乐不会被惩罚)和实现人生价值不能排除,虽然在你们看来这也是欲望,但这明显是善,绝不是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