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宝贝世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48|回复: 4

政治辩论赛准备的东西~请大家改~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4

主题

5184

回帖

5428

积分

完全体

Rank: 5Rank: 5

积分
5428
发表于 2009-4-1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展,“以自然为本”还是“以人为本”?
  岁月如长河,历史如赞歌,生活于其中的生命,为这个曾经荒芜的世界增添了许多色彩。在芸芸众生之中,要说能创造出文明与最光辉成就的,非人类莫属了。
  然而人类与其它生命体相同,是不能脱离这个世界存在的。所以人类的一切生存与发展都需要对世界的改造,而认知恰恰是改造世界的理想工具。从蛮荒时代到科技时代,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与描述从来没有中断过。从远古的图腾崇拜,到古代的神创论和古代哲学,再到近代经典物理学的发展以及现代的哲学与相对论,都是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与概括不断进步的过程。
  然而,到了近代,人类又该以如何的心态面对世界与发展呢?
  以下分为“以自然为本”“以人为本”两个阵营进行讨论。
“以人为本”:
  自从古希腊提出这一观点,再加上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推波助澜,这一理论便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做事的尺度了。对于以人为本(也叫人本思想),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人”,什么是“本”。哲学上,人是指相对于“神”与“物”(包括除人以外的生物)相对立的概念,也就是与“神”“物”相矛盾的概念。从这个角度讲,重视以人为本,就是抛弃神学,坚持唯物主义,并确立人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的主体性与特殊性。“本”不是指本源,而是指“根本”(否则就会踏入唯心主义的误区)。以人为“根本”及将人(这里指宏观概念上的人,以免陷入诡辩论)作为衡量万事万物的标准,因为无论在物质世界的社会生活中还是精神世界的意识思维中,人都是主体地位的。对于以人为本的观点,这里提两点:
  1,以人为本并不是强调人与自然谁是第一性的哲学基本问题,而是谁更重要的问题。由于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与内因,所以显然在人与自然之中,在人与“神”“物”之中人是主要矛盾,居主体地位,。因为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更好的发展,所以人们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都应以是否有利于人、是否符合人性的角度去判断(也是社会道德形成的依据),也就是说人不仅在我们的生活中居主体地位,而且也是我们最终的价值取向和最终理想的取向。
  2,人类完全有能力征服自然。随着人类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将无数的不可能变成为可能。历史证明,对自然与上帝的崇拜最终被先进的人本的资本主义思想所“扫荡”,那种用自然的神秘感去限制人们的发展的荒谬行为早应被遗弃了。现在,人类拥有了最为强大的武器——信奉科学,这使人类可以拥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并最终实现各种理想,战胜自然。
“以自然为本”:
  这也许是近代环保思想兴起后产生的新思想,也许是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时代创新。对于他的概念其实十分模糊,可大可小,最主要的原因是关于自然概念的模糊。我们还是从构词法的角度入手,先来看看什么是自然。自然在英语中(nature)几乎拥有与汉语相同的含义,可见人们对自然的认知还是比较统一的。但基于这里汉语的用法比较方便,我们从这一词汇的来源开始解释:
  自然——最早应该出自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说法,然而这里的自然是古今异义的,但也没有本质的分别。原文中的自然指的是自己的样子(然:……的样子),而现在所谓大自然一说,也就是指世界的本来面目,即世界的本源及规律,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就是物质及其规律,很显然是坚持唯物主义的。
  后来由于文学的影响,自然逐渐的成为了一个与人类社会相对立的概念。是狭义的自然。典型的思想是“天人合一”。
  现代的自然概念是广义的自然概念,有点像老子道德经中的,是指整个世界以及其规律,但很多时候为了强调世界的物质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还是经常使用狭义的概念。
  以自然为本中的“本”不仅指“根本”,也是只“本源”,既强调了世界的物质性,也强调了客观规律的重要性。这里分为狭义的以自然为本与广义的以自然为本进行分别讨论:
狭义(以下自然概念均为其狭义概念):
  这是由狭义的自然概念引出的论点,主要特征是强调自然的力量大于人类,以及人类不能摆脱自然的世界观引出的方法论。
  1,由于人类社会相对于自然是渺小的,人类不可能征服自然。而且人类生活与自然之中,就必然受到自然的限制。历史多此证明,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忽视了尊重自然的客观性,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文革与大跃进时代由于***的一句“人的要素第一”,结果由于大炼钢铁,盲目开荒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经济损失,是难以估量的。所以人们应该保持对自然敬畏的心态,承认自己的渺小,才能更好的发展。所谓“寄人篱下矮三分”,人类生活在自然(呵呵,这里指的是是广义的自然了,但是这个论调还是属于狭义自然论的)之中,就理应遵循其规律发展。
  2,科学本质是描述与认知自然的一种方式,所以人类利用科学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是征服自然而是尊重自然的表现。也只有真正做到尊重自然,才算得上科学。那种片面强调科学是人类创造的工具的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论断。


广义(一下自然均为其广义概念):
  这是一个比较辩证统一的理论。因为广义的自然包括了狭义的自然与人类社会两个概念,又由于这两个概念引出的观点又都符合了唯物主义并且都没有明显的形而上学的错误,所以综合了两方意见的这一理论是比较客观的。需要注意,广义的“以自然为本”包括了部分的“以人为本”的概念。
  1,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载体,而人类是人类生活的主体,人类与自然,即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由于涉及福柯等对主体认识的争论,只是简单说明)。简单地说,人类作为主体,是我们的价值取向,而自然作为载体,则决定了过程与方法。广义的“以自然为本”,更注重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他们认为人,包括人性、人的意识、人类社会本身都属于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性及人的欲望本身就是很自然的,也是应该给予尊重的。这就区别了下一狭义“以自然为本”主义(如道教思想)寡欲、限制人性的不合理性。所谓“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由于天空于海洋相对于鱼和鸟的无限性,鸟和鱼在其中既是自由的拥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又是不自由的无法逃脱出海洋与天空界限。
  2,对于科学,我们要坚持的观点——相信科学而不迷信科学(这里的科学是“指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类智慧结晶的分门别类的学问”这一狭义概念)。科学与宗教神学本质上讲都是成体系的描述、认知世界的方法,并在后来都成为了政治统治的必要手段。然而科学并不仅仅是冷面无情的证明,同时也包括了科幻色彩的理想主义。只不过在宗教时代叫做魔法妖术,科学时代改成了科学技术而已。科学永远只能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工具,而不能成为奴役人们精神的信仰,否则就像宗教的两面性一样,它就会成为封建迷信那样残害人的东西了。
  我们要时刻把握科学是把双刃剑这一唯物辩证的准则(除上文提出的外,还要重点关注科学发展带来的伦理与自然破坏的问题),客观地辩证地看待“人”“自然”“狭义的科学”这几个概念,才是真正的做到了科学发展。
总结:
  总的来说,“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人是最终的价值取向,而“以自然为本”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目前来讲比较新颖的广义“以自然为本”理论还未完善,对于如何发展也只能把握“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灵魂来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然而,只要保持一颗追求并接受真理的态度,相信答案最终将会属于我们!

该用户从未签到

344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究极体

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0453
发表于 2009-4-1 2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OMG。。。那么长。。。这个忙我还是不帮了OTL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4

主题

5184

回帖

5428

积分

完全体

Rank: 5Rank: 5

积分
5428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2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月……#29 #24

该用户从未签到

40

主题

7594

回帖

7634

积分

完全体

Rank: 5Rank: 5

积分
7634
发表于 2009-4-4 1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歉了蜘蛛.....
同月....

PS.咱还要活下去......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4

主题

5184

回帖

5428

积分

完全体

Rank: 5Rank: 5

积分
5428
 楼主| 发表于 2009-4-4 2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那么要命么~话说周五过了~帮不上忙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数码宝贝世界

GMT+8, 2025-11-20 02:15 , Processed in 0.06425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